得居APP
得居海外房产网APP二维码
得居APP
让您全球都有家
小程序
得居海外买房-微信小程序
得居丨海外新房二手房
关注得居小程序
实时房源随时查看
公众号
得居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得居官方微信订阅号
关注得居公众号
获取房产最新资讯
海外房产交流群
海外房产交流群
扫码入群
实时获取海外房产动态

美国也在涨涨涨,大涨价潮之后,2022将会更难

2021-11-011189次阅读

◎海外掘金(ID:gold1849) |  震谷子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于海外掘金(ID:gold1849),为原创作品,其他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在正文前署作者名、标来源,并同时转载文末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最近的美国,啥啥都涨价。


畜牧业发达的美国,猪、牛和鸡肉的储备却在减少,顶不住价格的大幅飙升。甚至蔬菜水果都暗暗上调了价格。最后是一些不常使用但不能没有的物品,比如空调过滤网。



但美联储还在按兵不动,两大港口的堵塞也不见好转。这场大涨价潮至少要持续到明年春天了。


那之后呢?没有人真正知道危机结束的样子。因为全球经济已经在疫情的重塑下走向了“短缺经济”,还要面对更加复杂的贸易政策和减排目的的冲击。


2022,将会更难。


美国人正在迎来一次史上最昂贵的感恩节晚餐。


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的诺曼·布朗需要支付给卡车司机平常的两倍价格,才能把手里的红薯运往美国各地。这是四十年来都没有出现的事情。



阿肯色州的马修·麦克卢尔把25只火鸡带到当地餐厅去烘烤,也需要支付比以往高出20%的价格才能做到。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食物价格上涨了。2021年的感恩节甚至圣诞晚餐,从一块一次性铝制火鸡烤盘,到桌上的馅饼,再到日常的咖啡,今年都得花更多的钱才能买到。


铝价已经涨得比贸易战的时候还高了。即使是最简单的环节,农民们将作物从田间运到经销商的过程中,都不一定能找到包装作物的东西,比如托盘和纸板容器。


“订购的所有东西,要么贵到买不起了,要么花了高价也只能等。等不等得到还得看运气。”纽约州的一些农场主发牢骚道。


雀巢和宝洁干脆直接走出来警告消费者,未来要为更多的价格上涨做好准备。


接下来,最大的开支将是火鸡。除了那个烤盘,市场分析师表示,到今年年底,每磅火鸡的价格将要超过农业部历史上最高的基准价格,即2015年的1.36美元。主要是因为过去一年多,大多数火鸡依赖的食物,玉米价格已经翻了一倍多。


这里面甚至还包含了一个复苏不平等的故事。


越是有钱人,越会为感恩节晚餐准备更多的东西,涉及到的价格上涨也就更为广泛。对于许多食品而言,价格上涨的不仅仅是运输和配料,还有产品包装。


比如精美包装的面包一定会更贵,因为烘培行业内部的报告显示,排名前50位的原料中有49种都在涨价,即几乎所有原料的成本都在上涨。


又比如罐装的果酱也会更贵,因为美国钢铁厂还没有完全恢复产能,而其他重要的供货大国还在为了减排而限制生产。因此钢材价格仍然比疫情前贵两倍多。


还比如热浪将华盛顿州的甜洋葱煮成糊糊,也使得中西部的甜菜减产,但飓风和暴雨却让南部的番茄和甘蔗种植者苦苦挣扎。


明年,日本人可能吃不起寿司,中国老饕们要舍得花更多钱去买葡萄酒。因为干旱正在重创整个美国西部的农业生产。


但是有钱人嘛,多花个几百一千的,也不会太心疼。对于普通人来说,就不一定能忍受动辄20%的涨价了。


然而,当你想为最近的价格上涨找到一个罪魁祸首,也许是徒劳的。

仅仅是分析食品供应的背后,就有供应链的大混乱、运输费用飙升、劳动力短缺、贸易政策和恶劣天气等巨多因素的复杂打击。它们共同使得美国9月食品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4.6%,其中肉类、家禽、鱼和鸡蛋的价格飙升了10.5%。



Sysco是美国最大的食品分销商之一。在其最近的季度报告中显示,他们看到的食品通胀已经去到了10.2%,而且这一涨幅正在依次传递给每家餐厅的顾客。


也就是说,这些分销商支付更高的价格拿到食物,顺理成章地收取更高的价格,导致全社会的食物价格上涨无处不在。


现在的情况是,你在家做饭吧,就得忍受直接的涨价和买不到货;你出去餐厅吃饭吧,就得面对更复杂多样的涨价,比如没人帮火鸡拔毛,那么加工费就会随之上涨等等。


最后,令人绝望的是,虽然所有人都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但对于食物这种最基本的家庭需求仍然在暴涨,停不下来。


根据美国食品协会的数据,在去年疫情封锁最严重的时候,杂货店的平均家庭支出每周飙升至 161 美元,现在稳定在 143 美元。但在疫情来袭之前的 2019 年,平均每周支出为 114美元。


通货膨胀已经走出教科书,在史无前例的巨大范围内冲击着每一户家庭的日常生活。


火鸡可能缺席,但猪牛肉在日常的餐桌上也正在消失。


美国土地广阔,畜牧业发达,按道理不缺肉食,但如果你想当一个素食主义者,现在是最好的时候。


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牛肉和小牛肉CPI同比上涨17.6%,涨幅最大;其次是猪肉,同比上涨12.7%,禽类同比上涨6.1%。


中国有“猪周期”,美国也有“牛周期”。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养牛业,也是最大的牛肉消费国。



一般来说,一个典型的“牛周期”大约是十年。上一个完整走完的周期是2004年到2014年。2014年,所有市场类别的肉牛价格均创历史新高。随后美国肉牛数量开始增长,在2019年达到了9480万头的峰值。


也就是说,如今正处于“牛周期”的清算期,肉牛数量在下落过程,需求一上来,价格也就开始飞奔了。即便没有当下的供应链危机,牛肉价格本来就在上涨周期里。


美国农业部9月24日最新预测称,2021年牛肉和小牛肉CPI将上涨5%-6%,高于4.4%的20年历史均值;2021年猪肉CPI将上涨6%-7%,也显著高于2.2%的历史均值。


在猪肉中又以培根涨得最凶,现在达到了40年来的最高。


去年一个经典的疫情爆发温床,就是人员密集且长时间轮班的肉类加工厂。随着大量员工死亡,工厂被关闭,积压的牲畜迅速增加,导致数百万头猪被安乐死。之后由于担心供应过多,生产商进一步减少生猪数量,结果导致了今年的猪肉短缺。


当然,饲料、运费和劳动力成本也在大幅上涨。还有一个因素,很多人不知道。


在9月份的一份报告中,白宫指出,肉类行业的整合和反竞争行为造成了通货膨胀。


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的经济学家在9月8日的一次简报中写道,四家公司控制着猪肉、牛肉和家禽市场55%至85%的份额;前四大生猪加工企业现在控制了66%的市场份额。

“这种合并给了这些中间商挤压消费者、农场主和牧场主的权力。数据显示,这些公司在疫情期间提高了价格,同时创造了创纪录的利润。”


也就是说,美国当下恐怖的通胀,至少有一部分是人为刻意的提价。


最后,值得留意的是,一个可能的政策转向将使得美国猪肉继续涨下去。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在8月份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加州的新动物福利法,将导致培根的永久消失。”


不得不说,这起标题咋咋唬唬的感觉真的不输中国新媒体人。


标题提到的这个“新动物福利法”,是加州选民在2018年通过的第12号提案。简单来说就是母鸡、犊牛和养猪不能被关入狭小的妊娠箱,还要拥有更宽广的生活空间。


在动物保护主义者看来,这是他们的一次胜利。但是在工业化生产的语境下,这样的要求将会显而易见地推高整个生产链条的成本,最后会让其他消费者买单。


具体而言,全美猪肉生产者委员会在诉状中表示,加州的这一提议将使得整个行业每头猪的成本增加约13美元。因此才有了刚才那些标题,“培根末日”。


美国人吃饭都碰到问题了,然而,美联储还在容忍通胀。这可能会导致情况不可收拾。


现在全球通胀的上涨,跟全球央行的大放水是有必然联系的。美联储对通胀的容忍,无疑会进一步推高通胀预期,等到最终通胀大幅上行之后,美联储只能被动进行更大幅度的加息。


很快,世界将会迎来最重磅的一次美联储议息会议,是继续忍受高攀的价格,还是转身进行清算,屏息以待。


跟庙堂里深不可测的决策不同,加州两个大港口的工人们可顾不上故弄玄虚,正在加班加点缓解全球航运危机。


不过,虽然洛杉矶港和长滩港都被拜登要求007全天候工作,但实际情况却令人大跌眼镜。


瑞安·彼得森(RyanPetersen),是加州一家新创物流公司的CEO。10月21日,他租了艘船出海,到这两大滩港口实地调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港口冷冷清清,处于停滞状态。他花了三个小时穿梭往返港口每一个码头,看到只有不到10个集装箱在卸货。数百台起重机,只有7台在运行。


不是工人不想干活,而是集装箱都放满了。货场的容纳能力,而不是工人,也不是卡车司机,成为了这场供应链危机中的最大瓶颈。


瑞安把所有见闻都发到了推特上,当天长滩港就发布了新的行政令,允许集装箱可以往上垒到六层,比原来的两层大幅增加。而原本必须限制两层的理由居然是,影响美观……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全球经济从十年前的“过剩”走向了“短缺”。虽然新冠疫情是造成供应链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如今后者已经超越前者,成为明年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通胀已经彻底暴露出来,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影响。普通人在忍受生活的痛苦,央行在装瞎往后拖。


没有人真正知道危机何时会结束。短缺影响了感恩节和圣诞节,并给假日经济带来巨大压力,但或许只是更艰难时刻的开始。

如何看清财富大震荡背后的世界政经迷局?如何在低增长时代寻找全球掘金机会?

想看更多关于海外资产配置的趋势分析,欢迎扫码关注【海外掘金】。我们用人话解释关于全球资产的一切重大变化,并持续分享全球投资的各种机会。

关注我们,一起在黑天鹅频现的时代,打赢资产保卫战。


房产资讯推荐

更多房产资讯 >

海外房产推荐

更多国外房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