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居APP
得居海外房产网APP二维码
得居APP
让您全球都有家
小程序
得居海外买房-微信小程序
得居丨海外新房二手房
关注得居小程序
实时房源随时查看
公众号
得居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得居官方微信订阅号
关注得居公众号
获取房产最新资讯
海外房产交流群
海外房产交流群
扫码入群
实时获取海外房产动态

危机当前多地放松楼市,吹风发行特别国债,透露了什么信号?

2020-02-261712次阅读


“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形势有多紧急?

短短5天之内,高层连开了三次会议,跟大家简单理一理风向变动的时间线:

2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前三次常委会主题都是研究应对疫情工作,这次增加了“研究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2月2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2月23日,高层召开多达17万人参会的大型电话会议,会议下了一个判断:“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怎么把握逆周期调节?“节奏和力度要能够对冲疫情影响,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

中央发出了什么信号?

1 疫情对经济造成的短期冲击大,政策重心该变了。

2 宏观政策必须更加扩张,两个“更加”和“积极扩大有效需求”,是加大刺激的信号。

3 高层对政策工具有信心,未必会是大规模刺激。“充分释放”留了政策遐想空间,至于结果是保六还是就下坡,留给各方揣摩。

4 周日召开的这场大型会议,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电话会议,县团级以上共有17万人参会,当晚新华社就发出了全文,相当罕见。其形式、日期、公布时间都表明,基层在复工复产上的作为让人觉得更急了,要加快、加大政策调节力度。

人民日报侠客岛解读:

「从中央到县团级,参会规模庞大至少可以说明三点,一是会议内容非常重要,二是会议内容非常紧急,三是会议内容不再以文件传达的方式层层转发,以减少中间层级的信息消减和曲解。」

现在虽然各省复工有七八成,但复产仍然困难,很多生产线开动不了。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原材料运输不出来,比如劳动力没有到岗。河南作为一个农民工输出大省,其数据就可以看出复产的程度:春节前河南省从省外返乡农民工978万人,截至2月20日,全省农村劳动力外出返岗326.8万人。劳动力返程之后,还要接受14天隔离,大范围复产还要好一段时间。

疫情冲击下,大国经济正在经受一次始料未及的压力测试。

政策要往哪发力、发多少力,就是接下来的关注重点。


最近有一个段子很真实:

危机当前多地放松楼市,吹风发行特别国债,透露了什么信号? - 得居房产资讯

真实到什么程度?

上证指数从春节之后到现在,已经上涨了9.7%,创业板更夸张,从低点到高点,上涨27.37%。

危机当前多地放松楼市,吹风发行特别国债,透露了什么信号? - 得居房产资讯

股市情绪火热,两市成交额已经连续5日破万亿,今天更是创逾4年新高突破1.2万亿。

甚至还有媒体报道:武汉人抗疫炒股两不误(希望遭受疫情冲击的武汉人民,在这次股市中不被套牢)。

危机当前多地放松楼市,吹风发行特别国债,透露了什么信号? - 得居房产资讯

股市为什么会这么疯狂,大家都默认了一个标准答案:放水。

至于逻辑是放水之后,水流入实体,再将预期传导到股市;还是流动性直接跑向股市,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现在所有人最关心的就是央妈手里的水龙头。

央妈说坚决不搞大水漫灌,是可以相信的,大放水是万不得已的下下策。话又说回来,再来个4万亿,对于现在这个100万亿体量的大国来说,的确算不上什么漫灌了。

关于通胀的点评,前几天我在知识星球上已经说过了,简单再挑两句:央妈左右为难,但必须要牺牲通胀、债务来保增长;政策基调实质已偏向宽松,保持市场流动性;存款基准利率要有动作,零利率时代靠近。

危机当前多地放松楼市,吹风发行特别国债,透露了什么信号? - 得居房产资讯

1月份的通胀率上涨到5.4%,你手里的钱跑赢通胀了吗?

这不,央行官网在2月22日刊发了副行长刘国强的一个采访,他表示央行会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基本面情况,适时适度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上一回降是在2015年底,通常下调幅度为25个基点,现在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是1.5%。

一旦降存款基准利率,宽松的信号导向就很强烈了。

今天,证券时报刊文建议“银行业改革须迎难而上,降息应慎之又慎”,因为“存款利率的变动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某种意义上讲,目前仍保留的存款基准利率所代表的货币政策导向意义比LPR更鲜明。”

央行还是希望货币能乖乖听话,去托底实体经济,3000亿专项贷款“是救急的救命的,必须快速精准投出去!”

金融政策有了,但还得靠各地的银行执行,实际效果需要检验。而且有一部分中小微不认为靠一点贷款就能解决长期性问题,有时候反而徒增自身债务。

流动性继续保持充裕,资产价格就会继续涨。中国社科院财经院研究部副主任冯煦明有一句点评说得好:

资产价格上涨是“特惠”的,而通货膨胀的成本却是“普害”的。

这是不得已的代价,关键是这种状态它需要持续多久。


对中国政策风向的变动最为敏感的,永远都是它,房地产。

据中证报统计,目前已有超过20个省市出台各类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主要集中在放宽房企土地出让金、税费缴纳时限,同时部分城市放宽了预售条件。整体来看,主要侧重于缓解房企资金压力,救企色彩更浓。

但2月21日河南驻马店的操作一出,风向立马变成了救市。

驻马店胆子很大。

主动允许居民加大杠杆,率先将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从30%降低至20%,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从45万提到50万。

财政还贴钱补助买房。购买首套房,各类人才补助标准为200元/㎡,大中专以上毕业生补助标准为150元/㎡,农民工补助标准为100元/㎡。

另外,为了增加开发商的现金流,要推动金融机构适度下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

按照以往的惯例,在政策变动期,地方会主动试探,如果政策过火,就会出现“半日游”、“一日游”,最完美的状态是能踩在“因城施策”的框架里尽可能地释放刚需。

而驻马店的政策至今没有被撤回。

驻马店的现状验证了我们10天前在智谷知识星球说的,房地产政策宽松的空间已经打开了,有些撑不住的、受疫情影响大的地方,会先出手。

驻马店之后,三四线会陆续跟进“适度宽松”。

最新的动态是2月24日南宁的公积金贷款也出现松动,允许公积金购买二套房,条件——只拥有一套住房,且面积在120平方米以内的,购买二套房建面在144平方米以内。

房地产信贷的局部放松也就顺势而为了。

浙商银行在近日调低了非“限购”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从原来的30%降至20%。按照央行此前的规定,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此举也算是没突破监管红线。

今天(2月25日),银保监会表态说,“房地产金融政策目前没有调整和改变”,后半句是“但是会进一步检测,动态掌握,原来也是一城一策。”

之前房地产绑架大国经济,换而言之,它也是中国经济最大的稳定器。

开发商销售不佳,产生的连锁效应,到地方政府这里就是卖地收入压力大,无法偿还债务,到地方经济就是开工少、GDP下行压力大。

提前释放刚需,也是释放地方的财政和经济压力。比起基建,房地产项目落地周期更短,对经济产生的拉动效应能够更快、立马见效。

从刚需的角度来说,结合最近LPR下降的趋势,买房的政策利好时机确实来了。

至于全国性启动楼市,概率还是很低。

“房住不炒”依然是主基调,不可能前功尽弃。



财爷其实才是今年“稳增长“的重点。


财政部长2月16日在官网撰文称,现在财政面临减收增支压力,仍处于“紧平衡”状态,“而且一些地方收支矛盾更为突出,有的财力紧张,资金使用固化、僵化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面临困难。”

发出“紧平衡”的呼声后,过两日的国常会宣布减免社保,规模大概是6000亿左右。再算上这次疫情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995亿元,财力承压。

地方财政承压,确实会增加风险。

在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减少的同时,又要求地方要上马重大项目,又要还以前的旧债,钱从哪里来?

谁都不能保证这个压力会不会反推一些地方继续走向表外融资的道路,增加了坏账风险。

怎么办呢?

大师们提出了一个意见:发行特别国债。

前段时间黄奇帆除了提出取消公积金制度,还提出财政赤字率破3%、增发1万亿的特别国债。

对高层决策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金融40人论坛也刚出了一份报告,建议尽快发行1-1.5万亿的特别国债弥补政府收支缺口,“这是防止广义信贷塌方和地方政府收支缺口次生伤害的关键保障。”有着政府信用可以低成本举债,没必要让地方政府去向商业机构借钱。

中国也就正式发行过两次特别国债,这次财政要积极有为,不想赤字率破3%,那么发行特别国债的可能性就大增了,因为,它不计入预算赤字。

今年两会推迟,财政赤字率会不会破3,会不会发行特别国债,也会随着经济的反弹程度而拥有更多时间来博弈。腾腾挪挪,还是有空间的。

中国向来都是一个善于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的国家。


房产资讯推荐

更多房产资讯 >

海外房产推荐

更多国外房源 >